主要行業
- 金融服務 房地產 有色金屬
- 醫藥生物 化工行業 機械設備
- 交通運輸 農林牧漁 電子行業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務
- 汽車行業 黑色金屬 采掘行業
- 家用電器 餐飲旅游 公用事業
- 商業貿易 信息設備 食品飲料
- 輕工制造 紡織服裝 新能源汽車
- 高端裝備制造 其他行業
點擊進入可選擇細分行業
【免責條款】
1. 用戶直接或通過各類方式間接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服務和數據的行為,都將被視作已無條件接受本聲明所涉全部內容;若用戶對本聲明的任何條款有異議,請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的全部服務。
2. 用戶需知,研報資料由網友上傳,所有權歸上傳網友所有,慧博投研資訊僅提供存放服務,慧博投研資訊不保證資料內容的合法性、正確性、完整性、真實性或品質;
3. 任何單位或個人若認為慧博投研資訊所提供內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權的情形,應該及時向慧博投研資訊提出書面權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情況證明?;鄄┩堆匈Y訊將遵循"版權保護投訴指引"處理該信息內容;
4.本條款是本站免責條款的附則,其他更多內容詳見本站底部《免責聲明》;
事件:
公司發布2021年年報及2022年一季報,2021年公司實現營收6.78億元,同比增長27.21%;實現歸母凈利潤5344萬元,同比增長46.83%;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012萬元,同比下降67.26%。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2022Q1公司實現營收1.51億元,同比增長27.38%;實現歸母凈利潤2192萬元,實現扣非后歸母凈利潤1905萬元,均扭虧為盈。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資訊)
點評:
21年網絡可視化業務重回增長通道,智能系統平臺業務保持高速增長。21年分業務來看:
?。?)網絡可視化業務營收為3.19億元,同比增長8.96%,毛利率為49.88%,同比-5.68pct。網絡可視化業務重回增長通道,在主流運營商市場,公司繼續擴大領先優勢,受疫情和全球芯片供應影響導致部分市場項目收入延遲至下半年確認;在細分的企業和行業市場,公司在重點布局的金融領域獲得進一步突破,產品和解決方案進入多家國有銀行和商業銀行,逐漸成為領域內頭部廠商。
?。?)智能系統平臺業務營收為3.37億元,同比增長48.82%,毛利率為21.62%,同比+3.17pct。公司緊跟上游國產自主芯片的最新進展,持續推出系列基于最新國產化平臺的計算、存儲、安全、交換類產品和解決方案,配套國家信息創新升級戰略、工業互聯網、工業智能化產業升級、行業大客戶等,在軌道交通、電力、信息安全、企業客戶等多個市場持續斬獲。
運營商和政府側需求提升,打開網絡可視化市場空間。得益于5G網絡的逐步建設及大數據治理的大力發展,運營商市場需求表現總體向好。公司21年在中國移動的數次集采中獲得領先優勢,參與的中國移動2021年至2022年匯聚分流設備集中采購中,在標包1、2、3中均獲得了中標份額和金額第一的成績。此外,政府行業的網絡可視化應用需求也開始顯現,近年來的國際形勢日趨嚴峻,國際環境異常復雜,進一步促使國家加強對信息安全的重視。2021年末政府行業的網絡可視化應用需求開始出現較多項目機會,預計2022年公司政府側訂單將會延續增長。
國產自主信息化快速發展,智能系統平臺業務深度受益。國產自主信息化技術是近年來黨政辦公和各行各業信息化、數字化發展的基礎技術保障,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秶倚畔⒒l展戰略綱要》中也已明確提出要求,在2025年“根本改變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形成安全可控的信息技術產業體系”。公司在國產自主領域長期進行前瞻性地堅定投入和技術積累,逐步形成相關領域內的技術優勢,是市場上少有的同時在智能系統兩大領域:嵌入式和通用信息化領域全面布局的企業,預計公司未來將持續深度受益于國產信息化浪潮。
募投項目有序推進,未來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生產交付能力和品質。公司2021年非公開發行的募投項目正在有序穩步實施中。其中,新建年產30萬臺網絡及計算設備項目,位于長三角一體化先行啟動區的嘉善中新現代產業園的智能制造及服務基地已經開工建設快滿一年,預計于2022年底開始投產。該基地的成功建設,將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生產制造能力,實現供應鏈體系閉環,并成為公司未來的核心競爭能力之一。
研發持續加碼,智能運維有望開辟新成長空間。2021年公司研發費用為1.34億元,同比增長19.03%,占當年銷售收入的19.74%。截至2021年底,公司合計擁有軟件著作權103項,專利16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目前在受理狀態發明專利68項。公司20-21年培育的以智能巡檢機器人、智能工控柜等為核心的智能運維產品初見成效,開始在軌道交通、智慧園區等領域應用。此外,公司在已有的智能巡檢機器人產品方向上進行延展,向工業和新能源領域的智能運維方向持續開拓,開發了多場景輪式機器人產品,并開始投入光伏電站清掃巡檢機器人、可視化綜合能源管理平臺的研發,有望開辟新的長期發展賽道。
盈利預測、估值與評級:考慮到長三角地區疫情對公司經營的影響,同時結合公司2021年業績和2022年一季報情況,我們將公司2022年、2023年歸母凈利潤預測由1.53億/1.89億元下調至0.82億/1.03億元,下調幅度為-46.4%/-45.5%,同時新增24年盈利預測。預計公司2022-2024年營業收入分別為8.2億/10.3億/12.9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為0.82億/1.03億/1.29億元,對應PE分別為29X/23X/19X,公司目前估值水平較低,PE(TTM)處于過去3年10%分位數以下水平,我們看好國產信息化浪潮下公司智能系統平臺業務的快速增長和智能運維業務的持續突破,維持“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預期,智能運維拓展進度不及預期,行業競爭加劇。
為了完善報告評分體系,請在看完報告后理性打個分,以便我們以后為您展示更優質的報告。
您也可以對自己點評與評分的報告在“我的云筆記”里進行復盤管理,方便您的研究與思考,培養良好的思維習慣。
正在加載,請稍候...